中印空喀山口事件,毛主席提出双方后撤十公里,却被尼赫鲁拒绝

2021-03-04 17:23:02

漫画大全

1959年10月20日,印方3名武装人员从空喀山口侵入中国领土时被中国边防人员发现。中国边防人员对其进行劝说无效,遂对其解除武装并予以拘押。第二天,印度70多名巡逻队从上述地点再次侵入中国领土,并对中国巡逻队进行进攻,中国军队奋起自卫还击,双方发生武装冲突。冲突的结果导致9名印军被击毙,7人被俘虏,多人受伤。这就是“空喀山口事件”。

空喀山口

事后,中印两国先后向对方提出了抗议,发表了针锋相对的公报。中印边界西段局势一触即发。中印关于“空喀山口事件”的说法是相反的。但是,尼赫鲁政府向公众隐瞒了事件的真相,为了转移视线,不惜歪曲事实,在印度国内掀起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使得印度公众对中国的态度愈加敌对。

11月4日,印度政府照会中国政府,第一次对其主张的中印边界西段的边界线作了精确的描述,声称“发生冲突的地区不仅是印度领土的一部分而且是深处在印度境内”,“而且已经成为印度生活和思想的密切的一部分。”

这份照会表明,尼赫鲁政府继续坚持单边主义的做法,明确地提出了对中印西段边界的领土要求。在此之前,尼赫鲁对中印边界西段的阐述是模糊的,政策上是谨慎的。

事实上,早在9月12日,尼赫鲁总理在议会就中印两国的西段边界发言,他说:

“这个问题是复杂的,但是我们一向认为拉达克地区是个不同的地区,并且就边境来说—如果我们可以这样说的话——是个比较含糊的地区,因为确切边界线是根本不清楚的,不像麦克马洪线那样”,“这是一件可以争论的事”,“我不能对一桩不但是今天,而且是一百年以来都存在争议的事情随意采取行动”,“在那个地区从来没有进行过任何划界工作,它是个有争议的地区。”

尼赫鲁

尼赫鲁的这段话表明了印度政府在中印西段边界分歧的真实态度,即存在争议的未划定边界。但是在写给中国的信中,发给中国的照会中,尼赫鲁坚称阿克赛钦是印度的领土。

为了弄清中印边界西段的历史,尼赫鲁还专门派员去英国外交部和前印度事务部档案中查找关于印度北部边界的资料。这位官员自英国回来后,向尼赫鲁汇报了调查的情况,建议尼赫鲁提出对阿克赛钦的领土主张。

这个意见看起来似乎对尼赫鲁的政策影响很大,坚定了他对西段边界线的主张。但是,情报单位往往要替政治领袖的决定找出理论依据,分析情报经常要跟着政策方向走。尽管尼赫鲁的高级同僚对他的这一做法感到不安,但是在关键时刻,这些人谁也不敢反对尼赫鲁的意见。

尽管尼赫鲁坚持单边主义的政策,但是在西段边界还是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态度。9月13日,他口头下达了处理中印边界西段的几个原则:尽力避免任何规模的军事冲突;在印度实力没有到达之前,阿克赛钦地区尽量维持现状等。

印度巡逻队

“空喀山口事件”之后,印度政府召开会议,印度陆军总部和外交部攻击内政部情报局,认为内政部违反了尼赫鲁9月13日的指示,在中印边界西段公然建立哨所,挑起“空喀山口事件”。但是在公开场合,尼赫鲁却强烈谴责中国对印度进行侵略。

表面上看,尼赫鲁通过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为印度政府创造了政策上的回旋空间,但实际上,为中印两国理性解决西段边界问题制造了新的障碍。

1959年11月3日,毛泽东召集周恩来等人开会,专门研究中印边界争端问题。毛泽东说:

为避免边界纠纷,按照实际控制线,中印两国军队在现有基础上,各自后退十公里,形成一个无枪的和平地带。边界需要通过谈判解决,中印两国要避免武装冲突。

毛泽东建议,还是通过两国总理通信的方式将这个建议传递给印度。这就是11月7日周恩来给尼赫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还加了一段话:

由于中印两国边界从来没有划定过,而又非常漫长,距离两国政治中心很远或者比较远,如果两国政府不想出一个十分妥善的解决办法,我担心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边境冲突今后还可能出现。而只要出现了这里冲突,哪怕是很小的冲突,就会被那些敌视我们两国友谊的人所利用。

周恩来的这封信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好评,连印度国内政界人士都认为这封信富有和解精神。

11月16日,尼赫鲁给周恩来回信。针对周恩来提出的“中印武装部队从现在占领线撤退20公里”的建议,尼赫鲁提出了反建议,即中印双方在东段和中段停止派遣巡逻队,避免发生冲突的危险。在中印边界西段,尼赫鲁建议中印双方应该将两国的所有人员撤退到对方主张的边界线之后,即印方人员撤退到中国主张的边界线以西,中方人员撤退到印度主张的边界线以东。

毛主席

同时,尼赫鲁还回绝了周恩来关于中印两国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建议。如果说周恩来提出的中印双方在边界后撤二十公里的建议,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的和解意愿之外,那么尼赫鲁的回信则显然是一套外交把戏,根本没有和解的打算。但是,尼赫鲁的做法在赢得了印度国内的普遍欢迎。

1个月后,周恩来给尼赫鲁的回信不仅驳斥尼赫鲁对中印边界西段的建议,而且明确指出:

第一,没有理由把中印边界西段特殊化,因为中印边界全线都是未定界,中印双方的实际控制线是很清楚的。

第二,尼赫鲁的建议违背了中印两国在边界问题上暂时维持实际存在的状况的原则。

第三,印度的建议是不公平的。按照尼赫鲁的建议,印度的撤退仅仅是理论上的,因为印度基本上没有进入他主张的领土,而中国则需要撤出33000平方公里的领土,而且这是由中国长期管辖而且对中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方。

在信中,周恩来建议中印双方举行高级会谈,可以就中印两国边界中的原则性问题达成协议。因为没有这种指导,“双方对于边界问题的具体讨论,就有陷入无休止的、无结果的争论的危险。”

遗憾的是,12月21日,尼赫鲁回信再次拒绝了周恩来关于举行高级会晤的建议,因为在尼赫鲁看来“在对事实存在着这样完全的分歧的时候,我们怎么能够达成原则协议呢?”

周恩来和尼赫鲁

尼赫鲁一再拒绝周恩来举行会议的建议,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尼赫鲁政府的边界政策,及其在中印边境发生武装冲突之后的反映,成为其调整政策、合理解决中印边界争端的障碍。

二是反对派和反华势力的力量增强,对尼赫鲁政府形成很大压力,迫使其不得不在对华态度上表现出强硬。

三是美国和苏联在中印边界问题支持印度,使得尼赫鲁错误判断了形势,认为中国在面对国际压力时,会在边界问题上屈服。

四是尼赫鲁本人的原因,包括以受害者的心态看待中印边界争端而失去理性、面对国内反对派和反华浪潮时立场不够坚定。

尼赫鲁拒绝就中印边界争端举行谈判,使中印两国的外交交涉陷入僵局。在国内政治压力的推动下,以及美国等反华力量的支持下,尼赫鲁政府的边界政策日益强硬,和平谈判、协商解决边界争端的政策选项逐步消失,而武装对峙、军事占领的政策逐渐提上日程。

尽管中国政府对尼赫鲁政府在边界问题上立场的顽固性,估计不足,但是无论是基于国际大局还是地缘政治,中国政府始终秉持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原则,这也就像毛泽东说的那样,对于中印关系和中印边界问题,“我有这么一个盘子,就是要和平。”

印军举手投降

小结:

中印建交之后,西藏问题始终是中印两国关系的核心议题。1950年西藏和平解放、1954年中印签订西藏协议、1959年西藏叛乱被平定,标志着中国中央政府对西藏的影响和控制不断加强。同时,这也意味着印度在西藏的地缘优势逐步衰退,这是尼赫鲁和印度精英既不愿意看到,却也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西藏叛乱发生后,尼赫鲁政府改变了中印边界西段的态度,向中国政府提出了毫无根据的领土要求。这个转变对中印关系的走向产生了很大影响。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有国内国际两个方面。

就国内来看,西藏叛乱和中印边界发生的武装冲突,使印度国内反华的力量增强,尼赫鲁面临的压力增大,印度国内反华势力反对尼赫鲁的对华政策,挤压了尼赫鲁政府的对华政策空间,尼赫鲁在边界问题上的一厢情愿也降低了其政策的灵活性,不负责任的印度媒体的推波助澜,以及尼赫鲁个人和决策集团的消极作用,在东段边界基本实现其主张之后,尼赫鲁开始改变了对中印边界西段的态度。

就国际来看,美国极力怂恿印度对华采取强硬政策,并通过公开的经济支持和军事援助支持印度对华政策的强硬;在中苏关系不断恶化、苏印关系不断走高的背景下,苏联在西藏问题和中印边界争端上,采取了貌似中立,实质上是偏袒印度的政策。

美苏的支持,加上自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使得尼赫鲁政府高估了自身的力量,促使其对华政策日趋强硬,改变了对中印边界西段的态度。

这个转变,究其深层次原因而言,是尼赫鲁政府进行的一次地缘政治冒险。

因为,尽管中印边界分歧早就存在,中印两国政府基于各自的政策考虑,而对这些分歧心照不宣,中印两国关系维持着明面上的平衡。但是,西藏叛乱的平定和随后进行的民主化改革,打破了这种平衡。

为了尽可能地维持印度的地缘政治优势,尼赫鲁政府希望通过调整其边界政策,来弥补其西藏“自治”政策的失败。这是尼赫鲁改变其边界政策的根本原因。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印度政府的对华政策滑向了错误的轨道。在面对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和中国严正的、和解的立场时,尼赫鲁政府左右为难,受限于国内舆论和自己制定的政策,面对中国政府的和平谈判、协商解决中印边境的政策主张,尼赫鲁边界政策和立场越来越僵化和对立,不仅拒绝了周恩来提出的解决中印东、中、西段边界问题的一揽子方案,甚至拒绝同中国政府通过外交谈判解决领土争端,这就堵死了中印两国解决领土争端的外交渠道,在错误政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1962年两国在边境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此后中印关系跌入低谷。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运城信息社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商旅生涯、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生活百科、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运城信息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